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《尖叫旅社3:怪獸假期 Hotel Transylvania 3: Summer Vacation》觀後感 #有雷 #豆知識


「尖叫旅社3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
整體評價:⚫⚫⚫⚪⚪

先來一點基本的小資料吧!

導演:
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
演員:
亞當山德勒(Adam Sandler) 、 席琳娜戈梅茲
類型:動畫、喜劇
片長:1 時 38 分

這部由SONY動畫製作的暑期強檔承接前兩集的人物和劇情,把重心轉到了爸爸德古拉的感情生活、家族感情和傳承的重要性,以及怪物和人類對於彼此的態度上。這次出現了新的反派角色——吸血鬼獵人凡赫辛家族,也是出自原版小說《德古拉Dracula》就有的敵人,在很多吸血鬼的電影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出場,這次尖叫旅社中也加入了這個元素,也算是一種致敬吧。


片頭以德古拉與亞拍拉罕.凡赫辛 (是的~就是上面這個激動的老爺爺) 的各種對決揭開序幕,節奏明快且帶有黑色幽默,是我最喜歡的其中一個片段,但對於家中孩童看到這些畫面是否合適,可能部份家長會有一些疑慮;

「尖叫旅社3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這次另一個主要的新角色則是牠!丹尼斯養的狗狗——Tinkles,超~巨~的~~~說實在我真的不是很懂他們是怎麼介定怪獸和寵物之間的界線,因為牠會講話阿!我不相信牠開口的時候只有我感到驚訝,後來裝成旅客Bob成功混上了郵輪。

「尖叫旅社3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他們搭承的航空實在是嚇死我了,都要解體啦!!!梅菲絲你真的覺得沒問提嗎?你爸在的旁邊,你沒看他快嚇死了嗎?不要欺負老人家(誤)

強尼的身體素質肯定不是一般人類能達到的,那可是CRASH LANDING耶!正常情況下會死吧、會死吧、會死吧……但強尼有主角光環護身,所以他好好的,嗯

接下來要談的就是這次的重頭戲啦~~~

本片的女主角也是這次新登場的角色——艾莉卡(Ericka Van Helsin),她是亞拍拉罕.凡赫辛的曾孫女,繼承家族傳統,她也對怪獸們深惡痛絕,和曾祖父打算趁這次的機會將所有的怪獸們一網打進,沒想到德古拉對她一見終情,而在一系列的互動後,兩人最終是放下所有成見走到了一起,怪獸和怪獸獵人的戰爭也畫上的休止符。

「尖叫旅社3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好吧,看到這裡也知道,這主線劇情實在是老哏到不行阿……

雖說的確是有一點教育意義,但完全沒有驚喜可言,對我而言完全是大扣分。

除此之外,本片也充滿了其他讓我覺得略感遺憾的小缺點,像是很多小橋段直接省略了前面的鋪陳,和後面讓觀眾領悟的時間,一個個接連的小小片段看起來過於零碎,沒頭沒尾的反而不覺得逗趣,剪接和導演恐怕得對此負責;另一個則是人物的刻劃,對於小朋友們來說,平面的人物較易理解,亞拍拉罕.凡赫辛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怪獸獵人,但他的曾孫女艾莉卡則不然,前面看似對怪獸們十分厭惡,後面對德古拉的好感度直線攀升,我一直覺得很不合理,當然她對德古拉看起來也是生出了一些情意,也被他求過一命,但自幼被灌輸的觀念有可能因為這樣就完全被顛覆嗎?也許是受限於電影篇幅的限制,但這樣的劇情轉折我始終有點難以接受。

整體而言,尖叫旅社3:怪獸假期依然承襲前面兩集的風格,幽默有趣令人喜愛,音樂方面也都還算不錯,只是上述的一些細節讓我重重的扣了他的分數。

「尖叫旅社3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許多小細節其實都是很有考究的,像是下面這幾個:

1. 片頭開始的時間點是1897年,也許很多人看了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,但小說《德古拉Dracula》就是在這一年出版的哦!

2. 片中人物的用語也配合各自的年代,所以凡赫辛爺爺講話的時候就是很舊式的講法,這點在中文字幕上似乎看不出來,但不排除是考量到觀眾可能年齡層偏低的所做的調整。

3. 在片中有一幕是一隻怪獸在吧臺點飲料,最後酒保給了牠一隻活生生的羊,這是來自於波多黎各的怪談——卓柏卡布拉,是一種有點類似吸血鬼的怪物,因為是波多黎各的怪獸,所以牠講西班牙文,卓柏卡布拉在西班牙文中就是「吸羊怪」的意思!

4. 這點跟怪物或傳說無關,是現實生活中認真的小知識,就是他們在一開始登船的時候,所有人都要先拍照,這是真的哦!搭乘郵輪時,會在登船的時候確認旅客身份,並為旅客拍照,照片會存在發給房客的房卡上,做為辨識身份用,在郵輪上一切的花費也都是靠刷這張卡片哦~~~



第一次的影評就獻給尖叫旅社3以及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了,希望大家會喜歡,也歡迎大家留言互動哦!


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

把良田換作泥水樓房後,受益的到底是誰呢?


出處:http://cooking-at-the-front-line.blogspot.tw/2014/02/blog-post.html

前一陣子,這張照片在Facebook和Plurk上都有滿多人在不斷地轉發,
也許你也看到了,也許沒有。

【今天】
一直以來 我們總是將
山林與溪流讓渡給財團 良田換作泥水樓房
父母交予療養院 兒女托付幼兒園
青春抵押給銀行
把一切有限的資源讓渡
直到失去立足之地


短短的一首詩,打動了我,也打動了許許多多的網友們。

我們家剛好也是被徵收戶,
也許有人知道了就會說:「真好,這樣原本不值錢的農田立馬就翻了好幾倍的價錢!」
但土地的價值又怎麼會是單單用金錢就能夠衡量的呢?

小時候的世界放眼望去就是滿眼綠油油的良田,旁邊是一片竹林,
出門就見灌溉用的溝渠,附近有好幾座大大小小的池塘和埤塘,
家家戶戶都種些青菜、水果、花卉,養著雞鴨魚鵝豬牛狗……等不同的動物,
遠遠才一戶人家,大家的房子都不小,畢竟農地本就不貴,
況且很多都還是住在古早的三合院內。

即便是夏天,在戶外也不會覺得熱的無法忍受,因為水田和植物本來就多少可以調節氣候,
迎面而來的風是暖的,但也不會覺得不舒服。


還記得那個時候家裡的地址是沒有街道名稱的,
因為附近的路基本上都是產業道路,沒有路名,鄰直接就接號了。

住在這裡的人基本上都互相認識,
家裡的成員有誰、做過什麼事情大家都知道,
平常也會到對方家中串串門子,
有事情的時候相互幫忙。



然後有一天就說是要被徵收了。



當然一定有人是很高興的,因為種田真的是賺不了什麼錢,
他這一生也許就靠這個翻身了;
但幾家歡樂幾家愁,必定也會有不開心的,
因為這片土地對他們來說不只是財產,它還是『家』。

剛搬離鄉下來到都市的時候其實是很沒真實感又難以適應的,
新家是住宅區裡的透天厝(因為不是台北,所以價格不到台北市公寓的一半甚至再更低),
只覺得在房子裡走沒兩步就要撞壁,不只我如此,阿嬤也有同樣的感覺,
覺得一切都很奇怪,而別人才覺得我的想法奇怪。

為什麼從窗戶看出去沒有藍天和綠地是正常的?
為什麼一個社區的人可以如此的生疏?
夜裡抬頭看不見滿天的星星也沒有人覺得奇怪?
玊蘭花這種長在家門口的東西為什麼可以拿來賣?

我們和自然變得如此疏離卻沒有人覺得這是個問題,
好像我們的生活和其它自然界中的動、植物們只能是完全的競爭關係,
又或者只是把它們當成百分之百的資源來看待。

過了幾年回去原本應該是舊家的地方一趟,
這次給我很大的衝擊,
整個視野裡只有滾滾紅土和來來往往的沙石車。

記憶裡曾經的池塘、竹林、水田、菜園全都化成了一片平坦的紅土,
當下內心才忽然意識到什麼叫做徵收,
那種被活生生連根拔起,同時失去『家』和『鄉』的痛,
那些下決定徵收土地的官員們怎麼可能有想過?
失去立足之地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?
為什麼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措施?
又為什麼你們會覺得『價值=金錢』?
為什麼我們的政策總是這麼的短視近利、沒有一個長遠的眼光?

所以,以後若是你們知道了誰是被徵收戶的時候,
先不用急著羨慕人家,因為我們就只是受災戶而已。

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
西班牙文搖籃曲 A La Nanita Nana 簡介及歌詞

Segundo Cueva Celi(1901 - 1969)

Segundo Cueva Celi(1901~1969)



"A la nanita nana"簡介

這首西班牙文的搖籃曲A la nanita nana, 歌名是西班牙文的「搖阿搖」的意思,由厄瓜多知名作曲家Segundo Cueva Celi作詞作曲,原本是聖誕節時榮耀聖子耶穌所唱的聖歌,不過已經變成西班牙世界(包含西班牙及拉丁美洲)廣為傳唱的搖籃曲。


第一次聽到是在電視上,由The Cheetah Girls(Raven-Symoné, Adrienne Bailon, Sabrina Bryan, Kiely Williams)和墨西哥歌手Belinda所演唱的版本,不過下面這個版本是在YouTube上偶然間聽到的,覺得比The Cheetah Girls所演唱的版本更有味道,可以感受到歌唱者對孩子的那種溫柔呵護、充滿了愛的喜悅的心情。








A La Nanita Nana(搖啊搖~) 


A La Nanita Nana nanita ella nanita ella 

mi nia tiene sueo, bendito sea, bendito sea. 
我的小女孩想睡了,請保佑她,請保佑她~

A La Nanita Nana nanita ella nanita ella 
搖啊搖~搖啊搖~

mi nia tiene sueo, bendito sea, bendito sea. 
我的小女孩想睡了,請保佑她,請保佑她~

 Fuentecilla que corres clara y sonora 
小河流清脆又響亮的流著 

ruiseor que en la selva cantando llora 
金絲雀在森林裡傷心的歌唱 

callad mientras la cuna se balancea 
當搖籃搖擺時請不要出聲 

a la nanita nana, nanita ella. 
搖啊搖~搖啊搖~

搖啊搖~搖啊搖~